包装印刷

包装印刷是以各种包装材料为载体的印刷,在包装上印上装饰性花纹,图案或者文字,以此来使产品更有吸引力或更具说明性,从而起到传递信息,增加销量的作用。包括包装纸箱、包装瓶、包装罐等的印刷。包装印刷在印刷行业与包装行业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包装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有凸版印刷,平板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孔板印刷等印刷方法。印刷的主要要素有纸张,油墨,色彩等。包装印刷需顾及到经济型,环保性等问题,并需要同时能够完整,良好地表达需要印刷的信息。

基本概念
包装印刷( package printing),以各种包装材料为主要产品的印刷。
英文:packaging
盛装商品的容器或包扎、装盛、打包、装潢等作业过程。包装是商品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是商品进入流通、消费领域不可缺少的条件。包装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是增加商品价值的一种手段;②保护商品,免受日晒、风吹、雨淋、灰尘沾染等自然因素的侵袭,防止挥发、渗漏、溶化、沾污、碰撞、挤压、散失以及盗窃等损失;③给流通环节贮、运、调、销带来方便,如装卸、盘点、码垛、发货、收货、转运、销售计数等;④美化商品、吸引顾客,有利于促销。
包装是指设计并生产容器或包扎物的一系列活动。包装作为国民经济的配套服务行业,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包装行业得以迅速发展,正在形成一个以纸、塑料、金属、玻璃、印刷、机械为主要构成,拥有一定现代化技术与装备,门类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包装行业已用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近40年来的发展路程,基本上改变了“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局面。包装行业已从一个分散落后的行业,发展成一个拥有一定现代技术装备、分类比较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当今包装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包装市场的国际化、包装业发展的全球化、各国包装业发展的相互关联及依存程度也越来越大。
走进商场,几乎任何人都明白什么是包装。可一旦从事包装设计,却免不了常常被眼花缭乱的商品品牌、五花八门的包装形式加上七嘴八舌的“忠告”弄的把不住主脉。尽管各个国家对包装的定义都下了简洁明了的条文,如美国为:包装是为产品的运出和销售所作的准备行为。英国为:包装是为货物的运输和销售所作的艺术、科学和技术上的准备工作。加拿大认为包装是将产品由供应者送达顾客或消费者手中而能保持产品完好状态的工具。我国早就对包装下过定义: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的辅助物等的总称。
包装印刷的作用与特点
印刷的作用
印刷技术是图文信息的复制技术,印刷品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信息载体。印刷品是文字、图像的载体,信息传递的工具,文化传播的媒介,艺术作品的再现,美化包装的方式,商品宣传的手段,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食粮与物质基础,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印刷的特点
(1)复制性
印刷业是一种特殊的加工工业,其任务是复制原稿中的图文信息,原稿是印刷作业的依据和基础。从信息角度上看,印刷过程是模拟信息的数字化(A/D转换)——数字信息处理——数字信息模拟再现(D/A转换)的过程。
(2)艺术性
印刷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一向被世界公认为“神圣的艺术”、“文明之母”,复制原稿的过程,也是艺术加工的过程。印刷从业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赏析能力,需准确的把握原稿的艺术特点和风格,采用恰当的复制手段和工艺方法,再现原稿的魅力,并通过图像处理增强其艺术表现力。
色彩调配
如果将包装印刷装潢设计的色彩再经过充分地构思,从三原色的黄、品红、青到
三间色的红、绿、蓝、再到四复色的紫红、古铜、橄榄绿、黑,就能够组合成一新的表现形式,就像人们已熟知的如果将不同的油墨颜色色调(色相)、不同的油墨明度和不同的油墨颜色彩度组合调配在一起,也一样会给人一种美的柔和而和谐的感受。 纵观国内外包装印刷油墨色卡所选用的颜色,除三原色外,绝大多数是复合色,复(合)色的调配本身就是一门色彩科学,配制的包装印刷颜色最终还是用我们的目测去审定其效果,好、差和优劣。运用包装印刷的装潢色彩给我们所需要的商品,装饰出琳琅满目色彩、不断调整工作、生活环境,会给人良性的刺激, 有利于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
同一环境的商品包装装潢并存着几个颜色,所以色彩之间的协调始终是我们研究不完的课题。如互补的(红和绿)颜色(两种色相加等于白色),有时配不好会给人以俗气的感觉,调配得好,会
给人以强烈和醒目的感觉。浅黄色配红棕色,会因黄红之间的颜色接近,色调相近给人以和谐的美。还有深绿色与浅绿色相 配合,颜色清新又刺眼。采用消色与彩色同时搭配的方法,给人以明快的感觉,又保护眼力。红、白、蓝三个色相同时出现在一个包装上,给人感受的是:红得热 烈,白得纯洁,蓝得庄重,体现一种商品物资的美。  尽管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制订了中国颜色色谱,并在56个企业4000多个品种归纳为现统一的P、T、A、W、Z等五大类型的86个印刷油墨,并相继制订了29项检测标准。加之各个包装印刷油墨厂的印刷油墨色卡在各包装印刷企业宣传和散发,作为一个包装印刷及印刷油墨设计者和工作者不应 局限于已有的油墨色卡和色相范围,可经常通过运用孟塞尔颜色图中国颜色体系实物样册和电子计算机配色结合起来,去逐步满足用户日益提出的不同要求的目的。
色彩因素
纸张
纸张的白度是印刷色彩鲜艳的基础。理想的纸张能够反射接近全部的色光,而含灰、黑、偏青、偏红或其他偏色的纸张会吸收部分入射色光,导致印迹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都会受到影响,最终表现为色彩的差异。这相当于在油墨当中加入了部分的其他油墨,表现出色墨的不纯,从而给人一种发暗、浑浊和偏色的感觉。
纸张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胶料、填料等。而油墨的流动部分是连接料,油墨的颜料靠连接料在纸张的表面结膜干燥而附着。纸张和油墨的主要成分均为非对称型的分子,当它们相互接近时,依靠二次结合力使分子在纸张上完成附着。现在包装印刷企业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大多使用涂布白板纸、木浆挂面白板纸、普通箱板纸、木浆挂面箱板纸、牛皮纸和白卡纸。由于不同造纸厂的生产工艺的差异,造成纸张的表面白度和平滑度的显著差异。因此,印刷机在压印的瞬间,油墨连接料中流动性高的低分子部分被压入纸张较大的孔隙内,连接料开始从油墨中分离。当油墨的颜料含量高,在墨膜内便可形成大量的细小毛细管,这些大量的细小毛细管保留连接料的能力,比纸张表面的纤维间隙吸收连接料能力大得多。当颜料的含量低,就会出现油墨附着在纸张的表面上,致使连接料大部分进入纸张的空隙之中,造成承印物上的墨膜偏薄,颜料颗粒露,致使最后的色彩不鲜艳。
油墨
色墨在涂布时墨斗和墨辊不清洁,混有其它色墨,势必造成偏色,同样造成色彩的不鲜艳。因此,在换色时,务必把墨斗、墨辊和水辊清洗干净,特别是深色换浅色时更要注意清洁。通常的做法是,深色墨清洗洁净后,再铲上部分即将使用的浅色墨,打匀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清洗。对于双色机和多色胶印机,尤其是上下机组共用一个压印滚筒的设备,更要注意混色情况的发生。一旦混色肯定会造成偏色,致使色墨不艳。
添加剂
传统的胶印印刷方式,主要还是依靠水墨平衡来完成印刷过程的。根据油墨的传递过程分析,油墨的乳化是不可避免的。但过度乳化后的油墨,会造成印品色泽减淡、变陈旧等现象,致使色彩鲜艳度降低。
胶印中根据需要还要加入各种添加剂,如冲淡剂、催干剂等。这些添加剂加入过多,有时也会影响印品色彩鲜艳度。冲淡剂有白墨、白油等。白油主要是由碳酸镁、硬脂酸、调墨油和水混合而成的乳状液。这种乳状液会促使油墨乳化,造成色泽暗淡。催干剂主要是金属的皂类,也是强乳化剂,少量的催干剂能对油墨的乳化起到稳定作用,但加入量过多,会造成油墨的严重乳化。
另外,对于图文面积较少的印刷品,在每个周期向匀墨辊填加的新墨数量也越少,这样长期滞留在墨辊上的这些油墨就要经受数次润版液的混合、挤压和碾轧,造成油墨的严重乳化,致使色彩不鲜艳。
印刷内涵
印刷 printing:Graphic Arts/Graphic Communication
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和指南针、火药、造纸共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把文字刻在陶器上的图片
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有人把印刷术称为"文明之母",这是再恰当不过了。
概念
就字面意义而言,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于其他物体,谓之印刷。简而言之,印刷就是生产印刷物的工业。印刷物的生产,与印章类似。先刻印章(版),后使印章(版)沾着上印油,再将印章(版)上的印油转移于纸、帛、皮等承印物上,即成印刷品。
树皮布印花图片
就科学观点而言,凡在物体上(狭义的仅就纸张而言)着有痕迹,而该痕迹(经多量复制)能对光的照射发生反射或吸收作用,透过人眼,使人的视觉神经辨识出该痕迹的形状与色调,谓之印刷。
就文化观点而言,印刷是表达及流传人类思想的一种方法。 中国古代印刷,系以毛刷醮墨涂布于印版之上,覆纸于版面,再用另一干毛刷在纸背轻刷之,则版上凸起的反向文字印墨,即在纸上印为正向文字墨印,因一刷即得一印,故称印刷。
就一般而言,印刷乃是以直接或间接方法,将图像或文字原稿制为印版,在版上涂以色料印墨,经加压将色料印墨转移于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而迅速大量复制的一种工业工程。
甲骨文图片
现在早已不用刷印,甚至有无需加压,即能印出复制品来的印刷方法。
发展历史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早期,人们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因此,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印章图片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改变了这种面貌,人们积累的经验可以写成文字,进行大批量的复制、传播,这就是社会的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更多的人有了读书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在中国新石器时期出现、并用于文字符号和图案的刻划、拍印,以及树皮布印花工艺的手工雕刻技术,逐渐由简陋、粗糙的刻划,向复杂、精致、规范的镌刻方向发展。到公元前十一世纪以前的商殷时期,已用于甲骨文字的雕刻了。到了西周,镌刻技术与古老的冶炼技术相结合,出现和发展了铸造或镌刻文字的青铜器皿。东周迄秦,石刻之风日益盛行,使得这一古老的手工雕刻技术从量和质两方面都得到飞跃性进展,并开印章盖印之先河。对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手工雕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机会和条件。秦汉以来的盖印封泥、模印砖瓦,属于手工雕刻应用领域的扩展和转印复制术的广泛应用。至于尔后出现的拓印术和进一步发展了的织物印刷,那实质上已经是雏形中的印刷术了。
分类
印刷大致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别:(a)凸版印刷;(b)凹版印刷;(c)平版印刷;(d)孔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一种最古老的印刷方法。它是使用具有凸起表面的凸版进行印刷的。印刷时,油墨涂在字模的表面,然后压印到纸张上,字模表面的油墨就转移到了纸张表面,形成一个印迹。手排印刷、莱诺整行铸排机印刷、铅版印刷、电版印刷和照相凸版印刷都属于凸版印刷。
凹版印刷是通过手工或机械雕刻把线划刻去,使印刷版形成一个凹下去的字或图像的一种印刷方法。印刷时,首先把线划或凹槽用油墨填充,再用准备好的纸张压在其上,纸张把油墨粘走,形成印迹。蚀刻、针刻和照相凹版都属于凹版印刷。平版印刷有时也叫化学印刷,意思是说印刷图像与印刷版位于同一平面上。它是基于“油水不相混”的原理实现印刷的。此印刷类型是通过机械或手工把图像呈在石头或金属表面,然后对该表面进行化学处理使得图像部分亲墨,而其他空白部分不亲墨。印刷时,只有亲墨的图像部分转移到纸张上,形成印迹。照相版印刷、影印石版和胶印都属于平版印刷。
孔版印刷包括誊写版、镂孔花版、喷花和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纸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过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纸张、陶瓷等)上,形成图象或文字。誊写版印刷为最简便的孔版印刷,始于19世纪末期。这种印刷是在特制的蜡纸上,通过打字机或铁笔制成蜡纸图文版,在蜡纸版上用油墨辊进行印刷,承印物上就可得到理想的印刷效果。在孔版印刷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
现代丝网印刷不但在技术上与其他三种印刷类型不同,而且是四种印刷类型中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它的印刷对象可以是纸张、纸板、木质品、塑料、纺织品、陶瓷制品、金属、毛皮和后几种材料的合成材料。它不但可用于印刷平面的物体,而且可以印刷圆形、凸形、凹形及不规则形状物体。正因如此,丝网印刷是一个必然产物。但是,由于有关它的技术细节是一种商业秘密,它的发展也只是在悄悄地进行。但是不管如何,它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而且前景广阔。
现代丝网印刷的发展起源于美国。从丝网印刷的先驱哈瑞·莱瑞·海特(Harry Leroy Hiett)和爱德华·欧文斯(Edward A.Owens)算起,丝网印刷早在20世纪初期(1901~1906)就已经开始了。丝网印刷的第一次尝试是由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的佛软斯·威利特(Francis Willette)完成的,它在毛布三角旗上进行了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是把带有图像或图案的模版被附着在丝网上进行印刷的。通常丝网由尼龙、聚酯、丝绸或金属网制作而成。当承印物直接放在带有模版的丝网下面时,丝网印刷油墨或涂料在刮墨刀的挤压下穿过丝网中间的网孔,印刷到承印物上(刮墨刀有手动和自动两种)。丝网上的模版把一部分丝网小孔封住使得颜料不能穿过丝网,而只有图像部分能穿过,因此在承印物上只有图像部位有印迹。换言之,丝网印刷实际上是利用油墨渗透过印版进行印刷的,这就是称它为丝网印刷而不叫蚕丝网印刷或绢印的原因,因为不仅仅蚕丝用作丝网材料,尼龙、聚酯纤维、棉织品、棉布、不锈钢、铜、黄铜和青铜都可以作为丝网材料。
印刷环保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保证。包装印刷作为现代服务业,更应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环保方案。下面就印刷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策,并结合笔者公司的一些实施情况与业界同仁进行交流。
包装印刷与生活的关系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已发展到凡商品均需包装,凡包装均需印刷。印刷是产品包装最重要的装潢加工手段之一,印刷起着传递信息、宣传介绍产品的作用。同时,对于一些商品来说,印刷还起着重要的防伪作用。如今的包装印刷朝着更加精美和提高商品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因为行业发展势头快,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了竞争降低产品价格,从原料和辅料成本中想办法,这样就容易造成采购低劣、有害等各种不利于环保的印刷原料。要想遏制为了降低成本导致的恶性竞争给人员及环境带来危害和污染,必须先从包装印刷企业本身做起。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传统经济不可避免的突出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深层矛盾,就必须尽快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由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变,从消费方式上实现可持续消费。在立足于包装印刷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注意行业结构、效益和质量的统筹。
大力发展绿色包装印刷,是循环经济在包装印刷业的具体表现,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力举措。作为包装印刷界的一员,都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大力发展绿色包装印刷,势在必行!
影响对策
在印刷过程的各个环节,工艺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空气污染
溶剂油墨在干燥过程中排放出的有机化合物、酒精湿润液中的异丙醇,无线胶订所用的热熔胶,上光涂料的挥发气体等均对空气造成污染,有害人体健康。
控制空气污染的对策
笔者公司主要印刷工艺为水性、柔性印刷工艺,为了控制油墨的有机挥发物污染空气的现象,始终坚持贯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油墨容器及所有废弃物全部分类处理,杜绝一切废弃物乱丢乱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在生产中均采用含污染源较少的印刷原料及辅料,主要是在油墨的采用上严格把关。水性油墨的合成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含毒害物质最高的松香和颜料、淀粉合成。这种油墨中的有机溶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另一种是树脂和颜料合成的水性油墨,也是高档油墨。这种较绿色环保型的水性油墨含有的有机物质及有毒害物质成分较低,相比对人员和环境产生空气危害及其他污染就大大降低,也是目前国内最为环保的印刷原料之一,笔者公司有99%的印刷原料使用此款材料。
水污染
制版过程中使用的腐蚀液及含重金属的电镀废液等无机物,油墨清洗排放液体含有的有机物,均是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同时也会造成对土壤的污染。
控制水体污染的对策
笔者公司尤为注重这方面的预防,因为水是万物生存之根本,因此投资了很大一部分资金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管线和机房)。包装印刷行业最大的污染就是清洗印版和印刷机的废油墨水及纸板粘合剂淀粉合成剂废水,这两种污染源如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将会造成重大的水环境污染。因为这两种污染源里含有COD7000mg/L、SS(悬浮物)1500mg/L、色度550倍、PH值6~9的污水,所以危害极大。笔者公司通过安装污水处理系统后,所有污水通过本系统多重处理过滤后水质基本达到标准,COD≤100mg/L、SS(悬浮物)≤70mg/L、色度≤50倍、PH值3~4。通过处理后的污水重新回收利用,达到节约用水90%的良好效果,既节能降耗又做好了环保工作,使环绕公司厂房的20多亩河面、鱼塘,130多亩虾塘和蟹塘无任何影响,深受当地村民的赞赏。
噪音污染
印刷机、空气压缩机及各种成型机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音,另外装订设备产生的噪音也很大。
控制噪声污染的对策
笔者公司全部采用PLC全电脑低噪声环保型印刷机及流水线和其他成型设备,包括锅炉的大型电动机和排污管气都经过特殊处理,厂房也是全封闭混合隔音墙体设计,杜绝了一切因设备对周边造成的噪声污染(含照明污染),并通过了环保部门的检测。几年来没有和周围村民发生过任何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矛盾,真可谓环保工作与企业共发展,也使环保工作为企业真正带来了效益,也因此受到了上级环保部门的多次好评。
废弃物污染
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废印刷品、废弃物的污染:装油墨、胶水、上光油的容器扔弃后产生的污染,印刷或试印时产生的废品、废弃后的印刷品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控制废弃物的对策
对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行专门收集,对其中的纸张等有价的物品进行回收利用,对胶片、塑料薄膜等难降解危害环境的物质,由垃圾回收站统一回收进行资源化处理或卫生填埋。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避免在第一时间里产生废料。减少废弃物可帮助企业减少营业成本、维持环境质量、减少废料处置费用、改进工作场所的卫生和安全,减少长期责任、展示企业良好形象。
笔者公司已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减废的管理和指导,做到尽可能使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工业生产技术,改进印刷方法、工艺流程,改变原材料及印品结构,以避免废弃物产生,达到最终减少污染的目的。
绿色设计
印刷过程中的污染主要是在工作环节产生的,所以笔者公司注重了印刷中的绿色设计控制和改进。现在出现了一种趋势,特别表现在礼品和保健品包装上,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往往在包装材料和印刷上做文章:包装印刷要尽其华美,用最好的材料,最多的工序,多重的防伪、上光、覆膜等,这就造成了过度印刷和过度包装的盛行。一则对有限资源和能源是一种浪费,二则也加重了对环境的影响。另外也增加了包装的成本并最终加大消费者的负担。
为了更多地承担起环保责任,在装潢设计和创意时,笔者公司尽量引导客户利用承印材料本身色彩、纹理和光泽,避免满版印刷、过度印刷的设计,并采用无污染的液体净化技术柔性印刷版,在满足装潢要求的情况下再尽量减少传统上光、覆膜等工艺的使用,并尽量减少包装材料,降低印刷废弃后回收的难度,减少印刷上的总体污染。
印后加工
部分产品包装需要防潮、防水、防油技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笔者公司通过研究开发使用纸箱水性泼水剂、水性上光油代替过去的覆膜技术。由于纸箱泼水剂、上光油几乎不含溶剂,有机挥发物排放量较少,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对空气污染,改善了工作环境,也控制了火灾隐患。而纸箱的防潮、防水、防油等效果不亚于其他传统上光覆膜,且工艺先进成本低。所以建议尽量少使用覆膜加工,因为它会像我们平时使用的塑料制品一样造成白色污染,除此之外,覆膜后的纸张还无法回收利用,浪费了自然资源也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中国印刷进入环保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印刷企业要在发展的同时,同样把环境放在重要日程上才能够做到与企业经济协调,保证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通过不断努力,笔者公司在环保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企业与环境是可以和谐共存的,利润不一定要在产品上产生,搞好环境,企业能够健康发展才是真正的利润。事实证明环境是可以与企业和谐共存的,我们将继续努力推进企业的和谐环保发展,也为建设环保绿色的和谐的印刷业作出“龙利得”应有的贡献。
注意事项
一、条形码的功能及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
条形码是一种自动识别信息代码,由于其具数据采集率高、可靠性强和成本低等特点,在多书刊、不干胶、商品及包装上得到广泛应。条形码是由一定长度、宽窄不等的线条与数符号组成的,可通过光电扫描阅读装置识读的算机图形语言。条形码是近几十年研究开发的种数据输入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可反映出商的类别、厂商、重量、金额、出厂日期和流通间等许多信息,在商品的生产、销售、贮存和查交流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是联系世界各生产制造商、出口商、售货商和顾客的纽带。
目前市场上看到的条形码都是早期的一维条形码,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针对一维条形码信息容量小的缺点和缩小条形码面积,提高抵抗污染的能力,又研究开发出二维条形码(简称2D码),使条形码的面积越来越小,条形码读取机的功能也大为提高,读取更加精密准确,增加了条形码的储存空间。此外,二维条形码中还可采用加密技术,使商品的防伪性能大幅提高。根据结构方面的不同,二维条形码可分成堆叠式和矩阵式两种。在印刷上,不仅可在白纸上印黑字,也可以彩色印刷,对印刷机器、印刷对象不拘,资料的读取可由线到面甚至可以旋转360°,并可采用故障订正功能,可使遭受污损或破损的条形码复原识别,误读率为6100万分之几,二维条形码还具有储存量大、抗损性强、安全性高、可传真和影印、资料隐蔽性好、信息随着产品走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又研究出多种新型条形码,如隐形条形码(包括覆盖式隐形条形码、隐形油墨和光化学处理的隐形条形码)、金属条形码、水印磁码等,它们都提升了条形码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二、条形码的技术要求
印制条形码的原版底片必须通过国际或国家编码中心注册登记编发。要使条形码能够被条形码识别仪正确识别,要求条形码线条直,不能断线,线条边缘要平滑锐利,不能出现锯齿,线条之间距离符合标准,线条黑度要足,反差要大。对条形码的技术要求主要有:
(1)大小缩放。条形码通常是原大直接印刷,而要放大或缩小印刷要按EAN组织的技术要求,不可随意进行,一般规定其缩放倍率应控制在80%~200%。条形码缩放率对印刷合格率影响极大,当缩放倍率为100%时,印刷合格率为97.3%;缩放倍率为90%时,印刷合格率为95.7%;缩放倍率为85%时,印刷合格率为25%;而缩放倍率小于80%时,印刷合格率仅为10%。因此,缩放印刷最好由条形码软片的提供机构完成。
(2)颜色搭配。由于条形码的识读系统规定一般扫描器光源是波长为630nm~700nm的红光光源,所以要考虑墨色的红光效应。
扫描器的入射光照射在不同颜色条形码表面,会发生不同效果的反射。黑墨可完全吸收红光,印品对入射光的反射率在3%以下,是最安全理想的条形码用色;白墨对红光则会完全反射,其印品对入射光的反射率接近100%,是最安全的空白用色,因此条形码一般都印成黑白相间的单色。但在包装印刷中,为增加其装饰性,经常会选择其他颜色条空搭配,这时就要注意根据颜色的红光效应选择合适的搭配。对红光反射率高的有黄、橙、红等色,对红光反射率低的有绿、紫等色。只要能满足条形码对反射率、扫射密度及其印刷对比度PCS值要求的任何色彩搭配,都是合理的条形码印刷颜色设计。
(3)对承印物的要求。在光学特性方面,为保证扫描光源45°角入射和15°反射,要求承印物具有良好的光散特性。在材料方面,纸类承印物一般以纸本身的白色基底为空白色,对于纸的白度、不透明度、光泽度均有一定的要求。白度要求是为了使纸表面具有较好的反射能力;要求不透明是为了防止入射光透过纸张背面而使光信号减小,导致反射率降低;要求较低的光泽度是为了减少入射光的镜面反射效应。对于透明或半透明的印刷载体,应禁用与其包装内容物(尤其是液体内容物)相同的颜色作为条色,以避免内容物的颜色加深空地颜色,使空色向条色靠近,降低PCS值。
实际应用中此问题常常被忽略:如在蓝色或绿色液体透明包装上印刷白色空地、深蓝或深绿的条码,蓝色和绿色的内容物会使白色空地呈淡蓝或淡绿;在黑色西瓜籽的透明包装上印刷白色空地与黑色条的条形码,黑色的内容物会使白色空地呈浅灰色。此时应加深白色基底印刷油墨的浓度,使内容物颜色不会从基色中透出,或者改变颜色的搭配,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当包装装潢设计颜色与条形码设计颜
色发生冲突时,应以条形码设计为准,修改包装装潢设计颜色。当载体漏光透色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开辟一块颜色与空色相同、面积足够大、油墨足够浓的基色专门印刷条形码;若条形码印刷在塑膜封口处且背面有装潢的部分,应在封口的两层中间夹一不透明夹层,以确保背面装潢色彩不影响条形码PCS值。使用铝箔等反光材料作为载体时,可以打毛处理本体颜色或覆盖一层白、黄、橙红的基色为空色,以黑、深蓝、深绿、深棕为条色印刷条形码;亦可以反光材料本体为条色,以白、黄、橙、红为空色印刷条形码,被称为反白印刷。反白印刷的原理仍然是基于这种颜色设计能满足所规定的条与空的反射率、反射密度与PCS的对应值。对于承印材料尺寸稳定性的要求,应选用耐候性好,受力后尺寸稳定、着色性好、油墨扩展适中、渗透性小、平滑度及光洁度适中的材料。纸张中的铜版纸、胶版纸、白板纸,塑料中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膜和金属中的铝箔、马口铁都是条形码标志较好的承印物。而大包装常采用的瓦楞纸板由于表面不够平整、油墨渗透性不一,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印刷误差,因此除了大倍率的EAN、UPC和ITF码外,一般不直接将其作为承印物,而是采用粘贴印刷标签方式。着色力差的无极性基团聚丙烯膜和尺寸稳定性差的编织带不可作为条形码标志的承印物。
(4)对油墨的要求。在油墨颜色搭配时,要考虑油墨的色偏。油墨的色偏对条形码的精度影响很大。理论上讲,只要按照颜色配比使用油墨就可满足条形码要求,但由于印刷油墨存在色相不纯的缺陷,会发生偏色现象,如蓝油墨由于对红光的错误吸收,会造成红光下的反射率升高,降低条形码的PCS值。所以应严格控制油墨用色,使油墨密度均匀、色相饱和、纯度高,最好在印磁条形码前先测定某种油墨在红光下的反射率是否达到要求。
金属油墨的反光度和光泽性会造成镜面反射效应,因而不能用于条形码印刷。由于条形码印刷是实地印刷,其印刷所能达到的反射密度与油墨的光学特性及墨层厚度有关,在印刷过程中,印品的反射密度随油墨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油墨厚度达到一定值后,密度便达到饱和,因此要特别注意油墨的浓度和墨层厚度。不同的印刷工艺,墨层厚度有较大差异,胶印为2μm~4μm,凸印8μm,柔印10μm,凹印12μm,网印可达到30μm。
根据测试可计算,上述印刷种类所得印品实地反射密度都可达到0.3以上,加之黑、青、蓝、绿等色能够全部吸收红光,所以采用上述几种印刷工艺印制条形码条色,反射率均可达到要求。条形码印刷用油墨粘度不宜太大,且在印刷中要注意供墨量和印刷压力。供墨量大,承印物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吸收,会在承印物表面铺展,使精度下降;供墨量小,线条不饱满甚至出现断划等现象;印刷压力过大,油墨剪切应力加大,流动性也随之变大,一方面会造成油墨铺展,另一方面,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间的压印区变宽,也会造成条形码条符变宽。这些都会影响条形码印刷的精度,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印刷方式、不同油墨的流变性和承印材料吸墨性能,调整控制供墨量、印刷压力、印刷速度等因素。
三、条形码印刷的质量要求
条形码符号是由计算机识读的,这就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印刷质量,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印刷方法(分为接触印刷与非接触印刷)、印刷设备(有喷墨印刷、光刻印刷、热感应印刷、打印印刷等)、印刷地点(有现场印刷与非现场印刷)等。能够完成条形码现场印刷的设备很多,且大多数都采用计算机控制,操作方便,工作可靠。用这些设备在现场实施印制条形码都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但防伪效果在各机型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同的印刷设备一般具有不同的防伪效果。对条形码印刷的质量要求,在许多国家标准中都有具体规定。主要有:
(1)印制出的条形码应整齐清晰且条符无明显残缺,空符无多余残留黑点。通常规定疵点和污点的最大直径应小于或等于最窄线条形码标称宽度的0.4倍;或疵点、污点所占面积不超过直径为窄条标称宽度的0.8倍的圆面积的1/4。
(2)控制条形码符号尺寸误差。这是提高识读装置首读率,降低译码差错率(误识率)的保证。一般条件下,取印刷允差为总误差的45%,阅读装置允差为总误差的55%,同时条形码基本尺寸允差也随不同放大倍率而有所不同。
(3)对条形码符号的光学特性要求。为了识读可靠,印刷后,条形码中的线和空应有明显的反差,其空地反射率应尽量大,而条的反射率应尽量小,PCS值越大表明条形码反差的信号越大,可识读性能越好。
(4)对印刷公差的要求。由于印刷设备、印刷用版、印刷油墨等存在的缺陷,会造成条形码印刷时存在偏差,这种允许的偏差就称为印刷公差。在印刷中一定要严格控制,保证其在不影响识读效果的范围内。
(5)控制边缘粗糙度。边缘粗糙度是指条形码边缘不平整度,表示元素纵向尺寸的不同。对边缘粗糙度的要求是,在所有可能的扫描轨迹上,元素宽度都能符合印刷公差的尺寸要求。
(6)保证墨层厚度和着色牢度。条形码中,条和空的墨层
厚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0.1mm),否则会因条与空在不同扫描平面上,而影响条形码识读正确性。为保证有足够小的厚度,应选择均匀性和扩散性好的油墨,并注意印刷油墨与印刷承印物的匹配性能。
条形码印刷承印物必须具有足够的着色牢度以使条形码经多次扫描阅读后,仍保持一定的对比度值,取得可靠的输入信号。承印物着色牢度的检测方法是用脱脂棉在条形码上用力摩擦5次后,再进行外观检查和用自动检测仪分别对条形码编码、符号尺寸误差和对比度值进行测定。对条形码印刷位置的要求,应以符合不变形且便于识读、便于制版印刷为准则。如选在商品包装主显示面的右侧、与商品主显示面相连的平面、商品包装主显示面的背面等。对于不同形式的包装,条形码印刷的位置选择都有一定的要求,如箱式包装,条形码最好印在箱底面,尽量避免印在正中央;长方形箱式包装,条形码最好印在箱底长边的中央。罐装、瓶装,条形码最好印在标签纸一侧下方,条形码符号表面曲度不可超过30°,若包装容器直径过小,条形码符号应转90°安排。桶型包装,条形码最好印在桶侧,侧面无法印时,可印在包装盖上,但盖深不可超过13mm。如果包装物为易泄露的液体,条形码不得印在盖子上。袋型包装,有底且底面足够大时,条形码应印在底面上,否则可印在背面下方的中央;体积大的包装袋,条形码印在背面右侧下方,但应避免印在过低的位置,以防条形码扭曲;没有底的小塑料袋或纸袋,条形码印在背面下方的中央。如背面中央有接缝,则印在右下方或印在填充后不起皱折、不变形处;真空包装抽真空后包装袋紧贴在内容物表面,呈不规则立体形状,表面不平整,会造成条形码变形不能识读,因此真空包装内袋不宜直接印刷条形码,可增加一个外包装袋印刷条形码及其他图文。吸塑包装,条形码最好印在纸板上面,且凸出包装距纸板的高度不得超过12mm;凸出包装距纸板的高度大于12mm时,条形码应放在离凸出包装尽量远处。其他部分商品条形码可印在挂牌等位置。在拼版时,条形码的方向应与印刷方向相一致,使条形码的变形发生在条形码的高度上,而不致影响条形码宽度尺寸,不影响识读精度。
四、网印条形码要注意的问题
网版印刷是所有印刷条形码方法中工艺相对简单的一种,为保证条形码的印刷质量,印刷过程中要提高印刷技术和技巧。通常,采用22.5°绷网法,即网丝经纬方向与网框一边角度为22.5°。斜绷法能有效减少网丝对油墨的阻隔现象,防止发生断线。丝网以选择300目为宜,目数太低,网丝直径太粗,会遮挡油墨的渗漏,目数太高,油墨沉积量太小,条形码反差太小;感光胶涂布的厚度要厚一点,至少应达到8μm,这是提高反差和清晰度的关键。测定厚度时,可用膜厚仪进行,使用时将直径为30mm的金属薄片压在丝网上,先让未涂布感光胶的区域接触薄片,将厚膜仪的传感头对准金属薄片压在丝网上,在液晶显示屏上读出读数即可(注意在测量前要先清零)。再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涂布感光胶后的丝网厚度,两者减差就是胶层厚度。膜厚仪能有效控制操作过程的随意性,有利于企业标准化和数据工作的开展。
在网印制版过程中,网前处理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到感光胶与丝网的结合牢度。在进行脱脂前,可用磨网膏磨网的方法将丝网浸入水中提出,用刷子蘸磨网膏在丝网的印刷面来回刷5min左右,用力不可太大,刷好后,放置3min左右,让磨网膏充分渗透进丝径,再用脱脂液进行脱脂处理。相当多的企业都采用家用洗洁精代替脱脂液去除网上的油污,这种作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家用洗洁精里面有一种羊脂油的成分,它是一种柔软剂,性能比较温和,能够保护皮肤免受损害;但它也是一种隔离剂,会把粗化粉和脱脂液的有效成分隔离开来,影响磨网粗化效果。
判断网前处理的效果时可把丝网浸入水中再取出,刮板面和印刷面均匀地滞留一层水绒面时,说明粗化处理良好,局部不能出现水绒面的地方,说明粗化不彻底,还要重新进行。高质量的网版体现了科学的工艺步骤和完美的操作方式的统一,从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来看,要么彻底改变工艺步骤,要么优化操作方式。作为企业员工应当根据实践经验逐步规范并改变不合理的操作方式。制版员工有时不重视处理后网版的干燥,认为只要把网版上的水分弄掉即可。因此要坚决避免用手甩丝网、用吹风机吹网版或者直接将湿网版放入烘箱中、用毛巾揩干等不正确的做法。这些作法不能说会对制作网版造成致命的影响,但确实都不利于网版的干燥。首先,网版处理后,水分对丝网有很强的粘附力,尤其是丝网网孔内的水分弄不掉,抖动的吹风机会造成丝网上面不稳定的温度区;其次,空气中都有尘埃,难免会有微粒吹到丝网表面上,用毛巾根本擦不干净网孔内的水分,直接将湿网版放入烘箱中更是大错特错,它会使烘干过程变得漫长,更重要的是会损害丝网的热稳定性。用吸水性好的毛巾,置入水中浸湿,再拧干,卷起成筒状,铺在丝网的印刷面上,用毛细原理吸去印版上的水分,如此反复多次,这种方法没有用毛巾揩干那样与丝网的摩擦运动,效果比较好。只有丝网表面没有可见的水分后,才能进烘箱烘干,烘干温度在40℃左右,网版的烘干过程应使水分蒸发。
印刷颜色处理
在平版胶印过程中,常常会碰到颜色印不实的现象,在印刷品上主要表现为印品实地部分有斑点或发虚,图文或线条残缺 不全,图像的阶调层次再现性差或网点丢失。印刷过程中出现墨色不实的原因很多,其涉及的因素也很多,包括纸张的性能、油墨的性能、印版的质量、印刷橡皮布 的质量、印刷压力、印刷机的性能和印刷工艺等方面。
如果在印刷过程中,纸张、油墨的性能稳 定,印版制作质量满足了印刷要求,印刷机工作性能相对稳定的话,还是出现了墨色印刷不实现象,其主要产生的原因就是印刷压力的问题了。在胶印中,印刷压力 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印刷过程中油墨的转移,如果印刷过程中出现局部的压力不均,会直接导致印刷墨色的不实。
在胶印中,橡皮布的压缩变形是产生印刷压力的根本保证,印刷油墨的转移就是橡皮布压缩变形的结果。因此,印刷压力的大小及均匀程度与胶印印刷用的橡皮布有着直接关系。
包覆在滚筒上的橡皮布,同时受到本身张紧力和印刷压力的作用,随着滚压次数的不断增加,橡皮布压缩变形的应力积累,橡皮布会变得硬挺,失去原有的柔软性和高弹性,甚至在橡皮布表面会出现光亮或龟裂的痕迹,从而导致印刷过程中印刷压力的局部不均匀。
另 一个方面,由于橡皮滚筒安装在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橡皮布上的每个微小单元每旋转一周,都要分别和两个滚筒各接触一次。因此,其受力是周期性变化的, 正是由于橡皮布受力的周期性变化,会导致橡皮布产生内耗,导致橡皮布的老化,影响印刷压力的均匀性,最终可能导致橡皮布的报废。特别在现代高速胶印机上, 橡皮布受力周期的频率较高,橡皮布产生的内耗更大,橡皮布的寿命会更短,对印刷压力的影响也会越大。
橡皮布除了为胶印提供印刷压力外,橡皮布在压印力的作用下,还应具有很好的将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传递到承印物表面的能力,即受墨和释墨能力,但是橡皮布的老化会改变这种油墨传递的能力,也会导致墨色不实的现象。
所以,印刷墨色不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印刷橡皮布的性能下降,减少胶印工艺中印刷墨色不实的处理方式也应从橡皮布入手。在选用橡皮布时应该考虑以下技术指标:
1、合适的硬度:合适的硬度则网点清晰,印刷品墨色均匀,一般选用70-80度(肖式)的橡皮布;
2、压缩变形小:为防止印刷过程橡皮布的厚度减少,弹性减少、硬度增大,所以应选择压缩变形小的橡皮布为佳;
3、优良的传递性能:橡皮布作为图文网点转移的中间媒介,必须具备良好的油墨吸附能力、油墨传递能力和较强的疏水性,否则就不能转移印刷品所需的足够墨量,不能达到印刷品色调所需的效果。同时橡皮布的表面胶层应具有一定的粗糙度,表面细洁无杂质;
4、表面耐油、耐溶剂性好:橡皮布不能因接触印刷过程中的化学物质而发生膨胀,而破坏其应用的性能;
5、厚度要均匀:橡皮布其平整度误差应在士0.04mm以内,否则印刷压力就不均匀,产品的墨色会明显不均匀,严重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6、伸长率适当:橡皮布的伸长率越小越好,这样在印刷过程中能够保证套印准确,网点完整,图文清晰。
发展趋势
发展现状
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平、凸、凹等印刷工艺和特种印刷工艺都会有所发展,不同印刷工艺特色和适印范围也不相同,它们会长期并存,互相补充,在包装印刷中占有一席之地。 
1、平板印刷仍将保持主力军的地位。平版印刷制版简单,版材轻便,上版迅速,能迅速生产质量好、套印准确的大幅面彩色印刷制品,特别适用于印刷图文并茂的产品。近年来,平印技术不断融入光学、化学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高、精、尖的新技术,体现当代高科技水平。2、凸版印刷技术将有突破。凸版印刷是我国传统的印刷工艺,技术基础好,投资少,上马块,适应小批量、小幅面、特殊规格品种的包装印刷;对纸张、油墨材料要求不苛刻,可以较大幅面调节印刷压力和控制墨量,使印刷质量达到较为理想的程度,适用范围广。
3、凹版印刷仍将稳步发展。凹印的优势一直在于高速、宽幅、低耗和停机时间少,能在各种承印材料上获得最佳效果的印刷品。
4、丝网印刷将更加活跃。作为孔版印刷的代表,丝网印刷在我国一直是以作坊生产方式为主,并被认为只能生产线条、大色块产品而登不上大雅之堂。在技术大变革的今天,现代化的丝网印刷设备、材料和工艺,已为丝网印刷工艺注入了新生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包装印刷技术不断与新兴科技和边缘学科相结合,在战略高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和突破,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如静电印刷、喷墨印刷以及数字式印刷技术等。同时 
从当今的印刷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印刷机制造技术正快速向高度自动化、联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多色多功能方向发展。
新型的印刷设备上己经广泛应用现代最新技术,其中包括电脑遥控、自动上版、自动套准的数字控制、故障自动监控显示、无轴技术、伺服技术、离子喷涂技术、光纤传导技术等。如谐波传动技术在印刷机的应用,具有多齿晴合,传动比大、体积小、重量轻、承载力大、传动效率高、传动率稳定等优点,有利于提高印刷机速度和工作精度,使印刷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印刷质量都得到较好兼顾。
发展动向
1、平印技术的发展方向
当今国际上主要的平印课题有直接制版技术、直接印刷技术、无水平印技术和调频加网技术。国外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大多采用了墨色遥控、自动上版、自动套准装置,并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和故障诊断。国内的起步较晚,在新一代一体化多色胶印机的研发上还需加大力度。另外,国产印刷器材(纸张、油墨、感光材料、橡皮布)的质量也有待提高。
2、柔性版技术的发展动向
1995年蒙特罗公约签订后,对CFC氟氯碳化物的排放管制日趋严格,三氯乙烷和四氟乙烯等溶剂也被限制使用。要使柔性印符合环保要求,有两条发展途径,其一是新型环保洗版溶剂的开发,其二是水显影柔性版的开发、制造及实用化。同时,版材薄型化也将是柔版印刷的发展方向。
3、凹印技术发展动向。
凹印设备投资大、制版成本高,仅适宜长线产品。由于凹印墨含有有毒物质,因此应用受到局限。这些不足如能得到解决,凹印会有一定发展。近年来,凹印刷版技术的发展,已使凹印的准备工作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凹印在中、短版活市场的竞争能力。预计,未来凹印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全身自动凹印滚筒电镀加工;无软片电子雕版工艺的应用;光聚物薄卷筒凹版工艺以及包裹在滚筒上的环绕式凹版的发展;数字式快速打样;凹版印刷机将朝着多用途、多色、高速、自动化、联动化、环保化方向发展;实现水性凹印墨印刷,并有效控制溶剂墨的溶剂残存量。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changjia.com/baike/1624529134.html

推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