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

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概念
“生物制剂”在医药行业具体指“免疫生物制剂”,是指用微生物(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有效抗原成分、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而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相应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生物制品。 
医用生物制剂 
医用生物制剂的生产,如疫苗,广谱生物制剂等的生产除具有像所有药物生产的要求外,还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如在生产上必然存在第一阶段---微生物,病毒,活体细胞的培养,随后进行后续加工取得的生物物质,同时还有洁净、钝化、提取、冷冻、冻干等特点。如阿达木单抗在完成许多生产工序时需要无菌条件,符合微污染控制要求。 
保健生物制剂
哈药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乳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锌、维生素D。
瑞卡福抑菌喷剂,主要成分为乳酸、乳酸菌、乳酸菌素等。主要功效为抑菌止痒,生殖感染类疾病的护理。
发展简史
传统生物技术发展阶段
公元前6000年苏美尔人酿造啤酒
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发酵面包
我国殷朝制酱、周朝制醋……
特点:自然发酵,全凭经验
近代生物技术阶段
1673年荷兰微生物学家安东·列文虎克发明简式高倍(300倍)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857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明了发酵原理。
1928年英国 Fleming发现青霉素。
1940年英国弗洛里和钱恩分离出青霉素。
现代生物技术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
1973年 建立DNA重组技术
1975年 建立单克隆抗体技术
1978年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出胰岛素
1988年 PCR技术出现
1997年 英国克隆多利羊
1998年 RNA干扰技术
技术
重组DNA技术
DNA重组,重组是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一般也伴随着遗传物质的转移的过程。用人工方法将需要的特定基因(供体)与载体DNA连接,再将它们一起转移到另一种生物宿主细胞(受体)中,并与宿主细胞DNA整合,当宿主细胞增殖时,目的基因也随着增殖,从而改变了宿主细胞的某些遗传特性并表达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也可以说是无性拼接繁殖法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细胞融合(cellfusion)或细胞杂交(cellhybridization)是指真核细胞通过介导和培养,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人工的细胞融合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到70代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发展非常快,应用范围也极为广泛,除了同种类细胞间可以融合,种间远缘细胞也能融合,细胞与组织不同,不排斥异类、异种细胞,动物细胞如此,植物细胞也是如此。细胞融合不仅可用于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在生产实践上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核质关系,体细胞的遗传和发育,新品种的培养,免疫作用,疾病的治疗和性状的改良,潜伏病毒的研究等,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原生质体融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的意义,在植物遗传工程和育种研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植物同源,异源多倍体获得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克服远源杂交有性不亲和障碍,也可克服传统的通过有性杂交诱导多倍体植株的麻烦,最终将野生种的远源基因导入栽培种中。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望成为作物改良的有力工具之一。
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
植物脱毒技术,就是利用高温处理,茎尖组织培养等方法,脱除植物所感染的病毒,在超净无菌的条件下培养不带病毒的动植物株,进行营养繁殖,快速繁育和生产出无病毒的种苗、种薯,适用于大田生长。
快速无性繁殖技术又称微繁技术,是指通过植物的胚、组织或器官等进行离体无菌培养,迅速获得大量试管茵的技术。它开辟了一条既保持生物种性,又高效快速繁殖良种后代的新途径。
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cellculture):是指从活体中取出小块组织分离出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使之能继续生存,生长,增殖的一种方法。优点:离体条件下观察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不受体内环境影响,可人为改变条件,进一步观察生理功能的改变。
动物胚胎工程技术
胚胎工程主要是对哺乳动物的胚胎进行某种人为的工程技术操作,然后让它继续发育,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成体动物的新技术。实际上是动物细胞工程的拓展与延伸。早在1891年,英国剑桥大学的赫普就在兔子身上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受精卵的移植实验。到本世纪30年代,这项技术已在畜牧业上获得了越来越明显的效益。进入70年代,出现了专门从事受精卵移植的企业。高等动物的受精卵移植又叫“家畜胚胎移植”。它是将优良种畜的早期胚胎从供体母畜体中取出来,移到受体母畜输卵管或子宫中,“借腹怀胎”繁殖优良牲畜的技术。
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
面包,馒头,酸奶,酒,酱油,醋,酱,泡菜,酸菜,腐乳,醪糟,奶酪等,是直接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现代发酵工程自抗生素工业的建立而兴起后,氨基酸、柠檬酸、酶制剂、甾体激素、维生素、单细胞蛋白、微生物农药等独立发酵工业体系也相继兴起。
蛋白质工程技术
所谓蛋白质工程,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包括基因的定点突变和基因表达对蛋白质进行改造,以期获得性质和功能更加完善的蛋白质分子。对动植物体内参与重要生命活动的酶加以修饰和改造,是蛋白质工程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有朝一日,人们一定能够通过蛋白质工程来设计、控制那些与DNA相互作用的调控蛋白质,到那时,可以人为地控制遗传、改造生命。
相关新闻
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 
现代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都是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医学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引起此类关节炎发病的“元凶”是一种名叫“肿瘤坏死因子”的炎症因子,它能引发关节滑膜炎、活化破骨细胞造成骨破坏和关节畸形。于是,医学学者们开发了生物制剂,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来治疗这类疾病。
目前用得最多、副作用也相对小的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与传统的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相比,其主要特点是起效快、抑制骨破坏的作用明显、患者总体耐受性好。该制剂主要有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 
生物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都是自身免疫性的慢性疾病,有着隐匿性高、难确诊、关节受损不可逆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往往为患者和公众所忽视。 
类风湿关节炎具有隐匿性高、难确诊、受损不可逆和致残率高等特点。 
它可以发病于身体的任何一个关节,常发病于指、掌、腕部小关节。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changjia.com/baike/1624529888.html

推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