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25SO4Na,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对碱和硬水不敏感。具有去污、乳化和优异的发泡力,是一种对人体微毒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生物降解度>90%。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基本信息
化学式:C12H25SO4Na
分子量:288.38
CAS号:151-21-3
EINECS号:205-788-1
理化性质
密度:1.03g/cm
熔点:206-207℃
外观:白色或淡黄色粉状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氯仿、乙醚和轻石油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2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74.8 
重原子数量:18 
表面电荷:0 
复杂度:24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2
毒理学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1288 mg/kg;大鼠腹腔LD50:210 mg/kg;大鼠静脉LD50:118 mg/kg;小鼠腹腔LC50:250 mg/kg;兔子经皮LD50:10 mg/kg;小鼠静脉LC50:118 mg/kg。
2、吸入毒性:大鼠LD50:>3900 mg/m/1H。
应用
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起泡性、水溶性、可生物降解、耐碱、耐硬水,并且在较宽pH值的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和易于合成、价格低廉等特点,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纺织 、造纸、润滑以及制药、建材、化工、采油等工业,还可应用于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性质、胶团催化、分子有序组合体等基础研究方面。
制备方法
1、在通风橱中将9.5mL冰醋酸放入干燥的反应瓶里,在冰浴中充分冷却,加入3.5 mL(0.053mol)氯磺酸,混合均匀。在5min中慢慢地将8g(0.043mol)以液体形式或极细固体粉末形式的十二烷醇加入到冷的醋酸及氯磺酸中,搅拌30min直至全部的醇都溶解并参与反应。若醇未全部溶解,则将反应瓶从冰浴上取出,在室温下搅拌10min。把反应物料倒在盛有30g碎冰的烧杯中, 将30mL正丁醇加至上述混合物中,搅拌3min。搅拌下慢慢加入3mL饱和碳酸钠水溶液 , 溶液对石蕊试纸呈碱性。当反应呈碱性后,加入10g固体无水碳酸钠,静置。将上层正丁醇溶液从水层表面倾倒至烧杯中。再向水层中加入20mL正丁醇,充分搅拌,把正丁醇层分离开。合并两次得到的正丁醇,并倾倒至分液漏斗中分层,分出其中的水层。把正丁醇溶液倒入烧杯中,蒸发掉正丁醇,得到白色残余物即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 
2、三氧化硫法:反应装置为立式反应器。在32℃下将氮气通过气体喷口进入反应器。氮气流量为85.9 L/min。在82.7kPa下通入月桂醇,流量58g/min。将液体三氧化硫在124.1 kPa下通入闪蒸器,闪蒸温度维持在100℃,三氧化硫流量控制在0.9072kg/h。然后将硫酸化产物迅速骤冷至50℃,打入老化器,放置10~20min。最后打入中和釜用碱中和。中和温度控制在50℃,当pH值至7~8.5时出料,即得液体成品。喷雾干燥得固体成品。
3、在装有氯化氢吸收装置、 温度计和电动搅拌器和滴液漏斗的250mL四口烧瓶中加入62g月桂醇,控温25℃,在充分搅拌下用滴液漏斗于30min内缓慢滴加24mL氯磺酸,滴加时温度不要超过30℃,注意起泡沫,勿使物料溢出。加完氯磺酸后,于30℃反应2h,反应中产生的氯化氢气体用质量分数5%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硫酸化结束后,将硫酸化物缓慢地倒入盛有100g冰和水的混合物中(冰 ∶水 = 2 : 1),同时充分搅拌 , 外面用冰水浴冷却。最后用少量水把四口烧瓶中的反应物全部洗出。稀释均匀后,在搅拌下滴加质量分数3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至pH为7-8.5。再用正丁醇进行萃取,蒸发掉正丁醇 。 
危害防护
危害
健康危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去脂能力很强的表面活性剂,因此常被应用在洗面奶中,因过强的清洁能力和高刺激性长期使用会严重降低皮肤防御能力,导致表皮细胞发育不成熟,结构松散,令表皮层变薄易受外界刺激且角质异化,引发脆弱敏感、毛孔粗大、肤色暗沉、痘痘滋生、衰老等一系列问题!
接触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风险术语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相关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963-1995。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changjia.com/baike/1624530239.html

推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