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衫

文化衫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赛车比赛中,运动员的圆领衫都印上图案和各种文字,成为文化衫 

20世纪80年代,文化衫在中国流行开来,后因其商业味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抵触情绪也越来越高,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文化衫不再流行 

起源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士兵就把圆领衫作为内衣穿在军装里面。不论工作、休息、作战,他们都觉得很方便,英国士兵知道后纷纷效仿。但圆领衫在当时仅仅是一种内衣,后因美国演员马龙·白兰度在电影《欲望号街车》中,把圆领衫当作外衣穿起来,看上去十分潇洒。在他的影响下,圆领衫在美国流行起来,成为大众化、经济的服装,这便是文化衫的前身。
20世纪50年代,在一次赛车比赛中,运动员的圆领衫都印上鲜艳的图案。从此,圆领衫开始加上鲜艳夺目的图案和各种文字,成为圆领文化衫 

20世纪80年代,文化衫在中国流行开来,对于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文化衫曾是他们的集体记忆。
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十余年间,一些商人发现了文化衫流行中的广告价值,他们开始在文化衫上做文章销售他们的商品。当时有些流行的文化衫就有相当一部分是纯粹的“广告衫”,他们把自己的牌子印在文化衫上,让人们穿着,在人们的背上、胸前摇晃着,以达到宣传的效果。但随着文化衫上的内容商业味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抵触情绪也越来越高,以至于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文化衫不再流行 

制作工艺
制作方法
文化衫的制作其实较为简单,就是在原来的白T恤上印几个字,所写的一般都是流行于社会上的口号,不是政治口号,而是反叛式、调侃式、消解式的各种发泄型口号。这些口号,又受到王朔式的语言影响。比如“别理我,烦着呢”“我是流氓我怕谁”“跟着感觉走”“我吃苹果你吃皮”等,还有“挣钱真累”“没钱苦”等 

在21世纪,出现了定做文化衫的方式,可以借助电脑图形设计和简单的丝网印刷,小作坊甚至个人都可以自己设计并印制文化衫 

材质用料
可用于文化衫的面料有很多种,传统的棉、毛、丝、麻等材质占据主流,但一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天然纤维材质进行改良后而形成的产品也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使用。此外,混纺产品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同的面料各有优劣,消费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文化特征
文化内涵
文化衫上的文字口号一般都为流行于社会上的口号。但在1991年在南方遭受大洪灾时,市场上很快出现了印有“风雨同舟”“伸出你的手”等字样的文化衫,而且占据了市场的主流,这也表明了人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兄弟情结。而这也体现了当时中国的一种社会态度,即人们接受了中国国外的一些文化衫的影响,再以中国式的形式将其表现了出来 

维护常识
正常手洗即可,尽量不要用力搓图案表面,图案表面一般不易附着脏物;尽量不用内含漂白剂的洗涤剂洗涤;尽量不长时间浸泡文化衫;尽量不用洗衣机洗,用洗衣机洗应把图案翻到反面倒洗;洗涤完毕后,最好不要用洗衣机甩干,要自然晾干。
历史价值
文化衫也是年轻人的代名词,他们喜欢用这种特定的图案和符号来表达情绪、愿望、个性甚至价值观。从19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一代代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但是他们对文化衫的热爱从未消减,文化衫上的印花所体现出的创意和个性,也越来越令人瞩目。文化衫自诞生之日起,就和“个性”结下了不解之缘,是青年人追求时尚、表达个性的载体。21世纪便利的制作条件也使得大量设计感十足、主题鲜明的文化衫涌现出来,它们反映出年轻人的个性和幽默,当然,其中的一些也不乏深层含义 

社会影响
长三角地区青少年创意彩绘文化衫比赛
“长三角地区青少年创意彩绘文化衫比赛”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2009年开始举办的文化活动,比赛最初只是一个由上海浦东东明路街道发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后成为影响上海的一个文化品牌和社区文化名片,带动了整个长三角社区文化的繁荣和群众文化的特色发展。彩绘文化衫比赛分为少儿组和青年组。其中少儿组面向6周岁至14周岁来自长三角的少年儿童,青年组则邀请大专院校本科生参与。2012年起,港、澳、台在沪学生加入到彩绘文化衫赛事中。2014年,比赛吸引了美籍在沪学生参加比赛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changjia.com/baike/1624530827.html

推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