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

石斛(学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是兰科、石斛属植物。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具多节,节有时稍肿大;叶革质,长圆形,长6-11厘米,宽1-3厘米;总状花序从具叶或落了叶的老茎中部以上部分发出,长2-4厘米,具1-4朵花;花大,白色带淡紫色先端,有时全体淡紫红色或除唇盘上具1个紫红色斑块外,其余均为白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石斛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中国,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多生于海拔480-17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山谷岩石上。  

石斛是药用范围较广的中药,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其列为药用石斛的主要来源。其主要含有生物碱类、多糖类、黄酮类、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生物碱为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改善记忆、保护神经、抗白内障、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此外,石斛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石斛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易危。 

(概述图参考资料 

百科星图
查看更多
形态特征
石斛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上部多少回折状弯曲,基部明显收狭,不分枝,具多节,节有时稍肿大;节间多少呈倒圆锥形,长2-4厘米,干后金黄色。叶革质,长圆形,长6-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的鞘。 
总状花序从具叶或落了叶的老茎中部以上部分发出,长2-4厘米,具1-4朵花;花序柄长5-15毫米,基部被数枚筒状鞘;花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形,长6-13毫米,先端渐尖;花梗和子房淡紫色,长3-6毫米;花大,白色带淡紫色先端,有时全体淡紫红色或除唇盘上具1个紫红色斑块外,其余均为白色;中萼片长圆形,长2.5-3.5厘米,宽1-1.4厘米,先端钝,具5条脉;侧萼片相似于中萼片,先端锐尖,基部歪斜,具5条脉;萼囊圆锥形,长6毫米;花瓣多少斜宽卵形,长2.5-3.5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钝,基部具短爪,全缘,具3条主脉和许多支脉;唇瓣宽卵形,长2.5-3.5厘米,宽2.2-3.2厘米,先端钝,基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并且收狭为短爪,中部以下两侧围抱蕊柱,边缘具短的睫毛,两面密布短绒毛,唇盘中央具1个紫红色大斑块;蕊柱绿色,长5毫米,基部稍扩大,具绿色的蕊柱足;药帽紫红色,圆锥形,密布细乳突,前端边缘具不整齐的尖齿。 
生长环境
石斛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于80%、1月平均气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野生多生长在海拔480-1700米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或山谷岩石上。 
分布范围
石斛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台湾、湖北南部(宜昌)、香港、海南(白沙)、广西西部至东北部(百色、平南、兴安、金秀、靖西)、四川南部(长宁、峨眉山、乐山)、贵州西南部至北部(赤水、习水、罗甸、兴义、三都)、云南东南部至西北部(富民、石屏、沧源、勐腊、勐海、思茅、怒江河谷、贡山一带)、西藏东南部(墨脱)。 
生长习性
石斛于每年春末夏初,二年生茎上部节上抽出花序,开花后从茎基长出新芽发育成茎,秋冬季节进入休眠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繁殖方法
石斛主要采用分株繁殖法,一般在春季进行,因春季湿度大、降雨量渐大,种植易成活。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石斛,剪去3年以上的老茎作药用,二年生新茎作繁殖用。繁殖时减去过长老根,留2-3厘米,将种蔸分开,每克含2-3个茎,然后培育,可采取贴石和贴树法:
贴石:在选好的石块上,按30厘米的株距凿出凹穴,用牛粪拌稀泥除一薄层于种蔸处塞人石穴或石槽,力求稳固不使脱落即可,可塞小石块固定。 
贴树:在选好的树上,按30-40厘米在树上砍去一部分树皮将种蔸涂一薄层牛粪与泥浆混合物,然后塞入破皮处或树纵裂沟处贴紧树皮,再覆一层稻草,用竹蔑捆好。 
栽培技术
场地选择
在符合石斛生长环境的地区,选择半阴半阳的空地,搭建遮阳网架,网架呈屋脊形结构,中间高度5米,两边高4米;遮阳网在栽植石斛苗时盖上,以75%遮光度为宜。选择当地广泛生长的黄杨树为树种,以主干直径5-8厘米活体大树为石斛种植床,春季移栽,移栽密度以3米×3米为宜,正常养护,成活后供第2年春季石斛栽植。 
幼苗栽植
在种植地山上采集一定数量的野生苔藓,采回后适当清洗,让其充分吸水,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消毒后备用。将幼苗以5-6茎分为一丛,用小麻绳(或捆扎带)将其根部绕树干缠绕,用麻绳缠绕2-3圈捆扎好;然后将消毒好的苔藓紧贴石斛根部用捆扎带扎好,以风吹不掉为宜。移植结束后,用喷雾方式让石斛苗根部充分吸水,以保持根部湿润状态。栽植初期,在石斛根系还未扎入树干前,应特别注意保持苔藓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每周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树干及地面,防止因湿度大而致细菌滋生,3-4周后检查,观察到有新根附生于树干并有新叶长出时即说明栽植成活。 
日常管理
水分管理:在石斛栽植后期空气湿度过小时,要经常浇水保湿,以喷雾方式浇水。 
追肥:石斛生长季节主要在6-9月,其间应注意追肥,可用石斛专用叶面肥结合喷水定期进行。生长季节每2周进行1次根外追肥较适宜。 
冬季管理:进入立冬后应停止浇水,同时注意保暖防冻。当气温降到5-8℃时先用地膜将苗木包裹好,然后再用干玉米叶或稻草包裹在地膜外,在玉米叶或稻草外再包裹1层地膜,这样的双层膜保护外再加玉米叶或稻草保暖,可保护石斛苗木不受冻害。在冬季气温高于0℃的地区可以不用盖膜,次年春季惊蛰后去膜,气温回升后石斛进入正常生长期。 
整枝:春季发新芽前,可采收生长2年以上枝叶发黄的老茎,将丛内的枯茎剪除,除去病茎、弱茎,留给新茎更大的生长空间。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石斛为古代本草中最早能确定的石斛品种,是药用石斛主流品种之一,同时也是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都明确收载的石斛品种,是历代公认的石斛正品。《本草衍义》《本草蒙筌》《本草逢原》《本草纲目拾遗》等历代本草都倍加推崇,素有“千金草”之称。石斛主要含有生物碱类、多糖类、黄酮类、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生物碱为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改善记忆、保护神经、抗白内障、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石斛已作为原材料用于多种制剂开发,脉络宁注射液、石斛夜光丸、石斛明目丸等药物中均含有石斛。 
 
干石斛炮制后为中药石斛:
性味:甘淡微咸,寒。《本经》:“味甘,平。”《吴普本草》:“扁鹊:酸。李当之:寒。”《别录》:“无毒。”《滇南本草》:“性平,味甘淡。”《本草纲目》:“甘淡微咸。”《药品化义》:“味苦,性凉。” 
归经:入胃、肺,肾经。《本草纲目》:“足太阴脾、足少阴右肾。”《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胃、肾二经。”《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少阴,亦入手少阴。”《药品化义》:“入肺、肾、胃三经。” 
功能主治: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本经》:“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别录》:“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疿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僧深集方》:“囊湿精少,小便余沥者,宜加之。”《药性论》:“益气除热。主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冷,虚损,补肾积精,腰痛,养肾气,益力。”《日华子本草》:“治虚损劣弱,壮筋骨,暖水脏,益智,平胃气,逐虚邪。”《本草衍义》:“治胃中虚热。”《本草纲目》:“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药品化义》:“治肺气久虚,咳嗽不止。”《本草备要》:“疗梦遗滑精。”《纲目拾遗》:“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定惊疗风,能镇涎痰,解暑,甘芳降气。”《本草再新》:“理胃气,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肾经虚热,安神定惊,解盗汗,能散暑。” 
观赏价值
石斛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从外观上看,石斛构造独特的“斛”状花形,以及斑谰多变的色彩,都给人热烈、亮丽的感觉。石斛多在春季开花,要求花朵浑圆、丰满,以蕊柱基部为圆心,各瓣片组成一个周圆;萼片、花瓣、唇瓣之间排列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为好;萼片应宽阔,花瓣应上扬或呈拱门形,边缘应起绉或呈波状;唇瓣应与花瓣比例适当,下部宽阔、舒坦,左右对称,边缘应有绉;从侧面看,花应成一平面,特别是唇瓣应向下弯,忌直角伸出;花色明朗亮丽,如有变化,应给人和谐之感,忌有脱色、泼斑;花瓣、萼片质地应为蜡质或绒质状,花梗要强壮、高挺,以充分托举各花朵。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濒危原因:人们对于森林的破坏直接威胁到石斛的自然生长和繁衍,使石斛野生资源的数量和分布面积日益减少,可以说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导致石斛濒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人们过度的、掠夺性的采挖,使野生石斛的资源及其生境受到了严重破坏,野生分布区的资源已临近枯竭,其野生资源分布区呈明显缩小的趋势。此外,石斛自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对生长环境的异常敏感也是其数量少的原因。 
 
植物文化
在中国,少数民族众多,石斛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源于自然、源于生活,是先民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中逐步形成和成长起来的。在云南的傣族地区,人们对花尤为崇拜,石斛以其性能和特征,被当地人所崇敬,它寄托了傣族人民美好的愿望与情感,人们将它种植于自家的房顶上,而且都是些非常显眼的地方,如房顶中央,房檐的拐角处,这为傣家竹楼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也形成了石斛的特色栽种。追其根源,这一特色栽种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傣历新年(泼水节)的第三天,隆重的“赶摆”之日,至高无尚的太阳神将来到人间查看民情,了解百姓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新生和希望。为此,傣族人民对太阳神万分感激,当太阳神要离去时,出现了一位美丽的人间女神,手捧着金色灿烂的“蛋花”(石斛)跪到太阳神面前,将“蛋花”作为礼物送给太阳神,从此,这花便成了吉祥之物、喜庆之物,之后,傣家人民便不惜险阻地从深山中把“蛋花”取回家里,栽于阳光最易照射到的地方一屋顶,等到四月新年时,好让它们开出一串串一年仅能灿烂一次的美丽花朵,以迎接新年,迎接太阳神的到来。爱美的傣家姑娘也都纷纷把“蛋花”取下,作为头饰或衣饰,插在自己的头上或衣物上,表示着对太阳神的期待和对未来美好、幸福的期待。 
在中国以外,石斛被认为“秉性刚强,忠厚可亲”,它有着“欢迎你,亲爱的”花语,并且在每年6月19日时,人们都将石斛送给父亲,故石斛又被称为“父亲节之花”。而石斛的主要出产国泰国,其航空公司把石斛制成的胸花赠送给乘客,表示着欢迎,表示着祝福。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changjia.com/baike/1624531109.html

推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