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绿茶简称“屯绿”,现主要是指安徽省黄山市(原徽州地区)辖区内所生产的炒青绿茶。
屯溪古镇地处皖、浙、赣边陲要冲,位于新安江畔,为现黄山市市政府所在地。屯溪本身产茶并不多,那为何冠以屯溪名的绿茶十分出名?据史料记载,主要是因以前皖南山区所生产的绿茶多集中在屯溪精制外销所致。
屯绿以其“叶绿、汤清、香醇、味厚”四绝蜚声海外。其中色、香、味、形俱臻上乘的极品特珍特级,条索紧细秀长,芽峰显露,稍弯如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鲜嫩馥郁,带熟板栗香,滋味鲜浓爽口,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嫩匀亮。产量只占屯绿的千分之五,极其珍贵。当你一杯在手,就会香飘四座。品尝后,有“入口浓醇,过喉鲜爽,口留余香,回味甘甜”之感。
由于屯绿品质优异,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在国内外的评比中获奖。1979年,特珍一级、珍眉三级和特珍三级被评为商业部优质产品;1981年,特珍一级获国家银质奖;1985年,特珍特级、特珍一级和珍眉一级获国家银质奖,同年上述三品种和贡熙一级被评为商业部优质产品;1988年,特珍特级、特珍一级获雅典第27届世界食品评选会银质奖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质奖;1989年,特珍一级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1990年,特珍特级、特珍一级被评为国优产品,名列出口茶类第一、二名。
屯绿的主产地黄山市是我国古老茶区之一,早在唐朝以前已产茶。目前屯绿产区主要是休宁、歙县的东南乡、黟县的南乡、绩溪县的东北乡和祁门县的东乡,以及屯溪区,另有绩溪、旌德、宁国、宣城等地也有生产。屯绿品质的形成与名家名种密切相关。其中以祁门县的凫溪口、下土坑、杨村、李坑口(小范围以杨树林、杨村、骑马洲、下土坑为代表)出产的绿毛茶品质最好,誉称“祁门四大名家”。所制炒青,条索壮实,色泽绿润,香高味浓、耐泡,素有“头泡香、二泡浓、三泡不减味、四泡味也醇”之赞誉。另外,与祁门名家相近的休宁“四大名家”——茗洲、古林、小阜、梓坞所产之茶也很有名。长期以来,黄山人民也培育出一批适制绿茶的优良品种,如休宁茗洲种、牛皮种,祁门骑马洲种、杨树林种、槠叶种、歙县黄山大叶种等。其中槠叶种和黄山大叶种(黄山种)为全国推广的有性系良种。此外,歙县汤口、竦坑、大谷运、汪满田等地以及深渡至街口之间所产的茶也是精制屯绿之上品。
屯绿茶的采制工艺也是十分独特的,屯绿的采制工艺起源于休宁的松萝茶。屯绿过去是手工制作,初制工艺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道。精制要经过恰、筛、扇、簸、拣等,再补火匀堆方为成品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了专门力量进行试验推广初制机械,并于1950年9月在屯溪建立了精制厂。此后,歙县、休宁、黟县也相继建立了精制厂,开始以大规模全程机械化生产取代了手工操作。机械精制的主要工序是:筛分、切断、风选、炒车、拣剔、复火、匀堆。
屯溪的茶叶经营始于明而盛于清,开始以内销为主,俗谓“北达燕京、南及广粤”。清末民初为屯绿外销鼎盛时期,最高年产销为32万箱,每箱以25公斤计,则外销8000吨。抗日战争前夕,外销屯绿仍有25万箱左右,约6250吨。1938年,外销182009箱,约5280吨。以后逐年下降,新中国成立前夕,只有75350箱,约2000吨。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茶叶生产发展很快。现在,屯绿年销量1.5万吨左右,每年出口屯绿约占全国绿茶出口的10%。
屯绿外销地区。嘉庆25年(1820年)后,开始销英国和美洲。清两江总督在屯溪置皖南茶厘局时,珍眉、针眉销北非、英国和美洲,珠茶销欧洲,熙春主销俄国。1930年前后,贡熙销苏联,珍眉销欧洲,风眉、蛾眉等花色销美国。目前主销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利比亚等国家,营销活动共涉及五大洲近80个国家和地区。
屯绿花色品种主要有:特珍、珍眉、雨茶、特贡、贡熙、针眉、秀眉、绿片8个花色18个不同级别的外销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