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歌

1946
成立时间
法国
发源地

玛歌品牌介绍

玛歌酒庄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12世纪,“拉曼·玛歌”这个名字就已经出现,只是那时园中还没有种植葡萄。拉曼·玛歌的历届庄主都是当时的贵族或重要人物,但即便如此,酒庄也并没有达到如今的辉煌,直到利斯通纳克(Lestonnac)家族接管之后,酒庄才开始蓬勃发展。

利斯通纳克家族在1572-1582的10年间将整个酒庄的产业进行了重组,并从长远角度考虑,在梅多克产区开始放弃谷类作物种植而改种葡萄。从17 世纪末到今天,玛歌酒庄拥有的265公顷肥沃土壤仍然是葡萄品质的根本保证,酒庄面积的三成被用来种植葡萄。经过几个世纪和几代人的努力,不断革新的高超酿酒技术使玛歌酒庄的葡萄酒最终成为了极品佳酿。玛歌酒庄成为了酿酒艺术的圣地,在波尔多众多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同时,玛歌酒庄早已以领导者的姿态屹立于葡萄酒之林。

在酒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提的是那些曾为酒庄做过不朽贡献的庄主和经理们,尤其是18世纪初期的柏龙(Berlon)先生。他是第一个将红葡萄与白葡萄分开酿酒的酿酒师,在当时红葡萄及白葡萄是混在一起酿酒的。他同时也是第一个坚持不在早晨采摘葡萄的人。柏龙认为,早晨的葡萄上挂满了露水,如果那时采摘,葡萄的颜色和味道都会被露水冲淡。柏龙同样非常了解土壤的重要性,而且当时现代化的葡萄酒酿造法已经初现端倪。这些使玛歌葡萄酒不断飞跃,品质越来越好。

1705年,伦敦公报第一次公布了波尔多葡萄酒的销售量:230桶“Margoose”!1771年份的葡萄酒第一次出现在佳士得拍卖行的目录中。英国首相罗伯特沃尔普就是英国精英中偏爱干红的最好例子:他每3个月购买4桶玛歌红葡萄酒,但他每次都不付钱!“波尔多葡萄酒”的声誉传到了大洋彼岸,后来,美国驻法国大使托马斯•杰斐逊描述了波尔多地区佳酿的等级分别,将玛歌酒庄所产的葡萄酒放在了第一的位置。他订购了1784年的玛歌红葡萄酒,他认为,没有比这瓶更好的酒了。18世纪初,伟大的波尔多葡萄酒开始为世界所认识,并建立了一套非正式的分类体系。

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波尔多的金色时期,玛歌酒庄庄主埃利·巴瑞(Elie du Barry)被雅各宾党送上了断头台。玛歌酒庄的藤蔓、树林、田野和工厂也被革命家们作为国有资产出售拍卖。后来,约瑟夫(Joseph)的侄女罗拉·菲梅勒(Laure de Fumel)成功地从米高(Miqueau)那里买下酒庄。罗拉·菲梅勒是利斯通纳克、朋达克(Pontac)和奥莱德(Aulede)家族的唯一后裔。这些家族细心经营玛歌酒庄长达三个世纪。

1801年,玛歌酒庄被罗拉·菲梅勒拍卖,最终被一位名叫伯特兰·杜亚特(Bertrand Douat)的巴斯克人购得。伯特兰·杜亚特是一位相当有地位的科隆尼拉(la Colonilla)侯爵,他从西班牙携带了巨大财富来到法国。侯爵是一艘船的船主,还是西班牙政府与俄罗斯易货协议进行谈判的代理人。然而他对葡萄酒并没有多大兴趣,玛歌酒庄只是他借以攀登上更高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1810年,70岁的科隆尼拉侯爵开始重建酒庄,正是他让波尔多的建筑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不过还没住进这些新建的庄园,侯爵便于1836年辞世。被公认为维克多·路易斯(Victor Louis)继承人的路易斯·库姆斯(Louis Combes),设计建造了波尔多大剧院。玛歌酒庄就是他的代表作,被世人称为“梅多克的凡尔赛宫”。在法国,这是其中一座为数不多的新帕拉底奥风格的建筑,于1946年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后来,由于科隆尼拉侯爵的继承者对酒庄并不感兴趣,所以玛歌酒庄被出售给亚历山大·阿加多(Alexandre Aguado)。与科隆尼拉侯爵不同的是,阿加多是一个真正的西班牙人侯爵。他是当时第一位买下波尔多酒庄的银行家。他拥有足够的财富,玛歌酒庄并不是他的生财之地,而只是一个他喜欢的怡人住处。1879 年,酒庄被阿加多侯爵的儿媳艾米丽·马可多纳(Emily Macdonnel)卖给了皮雷-威尔(Pillet-Will)伯爵。

之后虽然玛歌酒庄历经世界经济大萧条、霉霜病、根瘤蚜和白粉病的危机,在全球葡萄酒业都遭受到巨大打击时,酒庄在历任庄主的精心照料下,葡萄园仍然保存得相当完好。1893年酒庄收成颇丰,产量极高,甚至到了没有足够的桶装酒而不得不中止产出的地步,这一年的产量甚至超越了传奇的1870年。继皮雷-威尔死后,他的财产都归于女婿特雷穆瓦耶公爵名下,然而特雷穆瓦耶公爵却无心理睬酒庄,酒庄发展滞后。

1977年,波尔多的葡萄酒刚刚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丑闻,投资者没有兴趣投资酒庄,酒庄业主也没有能力投资于自己的产业。时任玛歌庄主的安德雷· 门泽罗(Andre Mentzelopoulos)却感觉机会来临,对玛歌酒庄投注了大量资金,进行大范围的改革。酒庄在排水系统、开拓新的种植园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酒庄和其附属建筑也得到了重建和革新。酿酒方面,在一代酿酒宗师艾米丽·佩诺德(Emile Peynaud)的监督下,“玛歌红亭”被重新定义并进行改进,酒窑里增加了很多品种的葡萄酒,并采用新橡木桶陈酿。“玛歌白亭”也将被重新定义。安德雷 ·门泽罗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使这片沃土能够恢复昔日的生机,他对于玛歌酒庄来说绝对是一个跨时代的人物。1978年玛歌酒庄迎来了一个好年份,然而安德雷·门泽罗还没来得及分享玛歌酒庄丰收的喜悦就于1980年去世。之后他的女儿科琳·门泽罗(Corinne Mentzelopoulos)从父亲手中接过了重担。

在整个团队和酿酒师艾米丽·佩诺德的支持下,科琳开始投身于玛歌酒庄的事务中。1983年,酒类博士学位的农艺工程师保罗·庞塔利尔(Paul Pontallier)加入玛歌酒庄的大家庭,成为酒庄总监,这使得安德雷·门泽罗此前推行的投资项目得以继续贯彻。1982年,国际市场对波尔多葡萄酒的需求剧增,这对玛歌酒庄来说也是一项新的挑战。第一个对这个顶级酒庄表现热情的是美国市场,随后是有着较为传统鉴赏能力的英国和德国市场,之后日本也加入该浪潮。随后,香港、新加坡、前苏联和中国大陆的热情买家也争相追逐玛歌葡萄酒。

玛歌品牌标签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changjia.com/brand/93175.html

推荐品牌